#自然奇观
#人文游
南岭,绵延于广东广西与江西、湖南之间,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,中原与华南的地理分界线,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分界线。
行走粤北的南岭之下,穿越梅关古道,寻访南雄珠玑巷,俯瞰仰视韶关丹霞山,寻访连南瑶寨,身临其境品味与中原文化同源又别具特色的山水风光和文化景观。
多少年来,这条风光、文化风景线上,景观诱人,故事不绝,诗文无数。这里用镜头和文字相映衬的方式,将这条风景线串联起来品味,或许可以在“穿越”中寻访到一点新景色?

一、梅关古道千年梅香

从广东韶关往东,去踏访位于广东南雄市与江西大余县交界处的梅关古道。这是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到广州之后与中原的连接线,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文明,促进南北文化的交往。梅关古道存世两千多年来,有太多瑰丽而沧桑的故事。
战国时期,中原战乱不堪,大批越人迁往岭南,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,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,被眼前的岭南风光所吸引,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。梅绢是率队的拓荒者,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,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。后来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,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,并向岭南传播开去。
梅关古道翻越大庾岭,被两峰夹峙,历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史称“南北咽喉,京华屏障”。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,砖石结构,古朴雄伟。明朝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,北面门额署“南粤雄关”,南面门额写“岭南第一关”。
梅关道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,南北交通顿时通畅,成为岭南最重要的通道。梅关古道从梅从向南北两边蜿蜒而下,北接江西章水,南连广东浈水,象一条纽带,把长江和珠江连接起来。史料记载,梅岭古道“长亭短亭任驻足,十里五里供停骖,蚁施鱼贯百货集,肩摩踵接行人担”。在梅关回望江西大余县,田园风光里一片繁荣景象。
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对北方筑长城以防御匈奴,对南方则开关道,开发岭南。梅关在秦时称称秦关。从汉至唐,梅岭只有岭之称,而无关之名。唐朝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,开凿大庾岭梅关,把一条崎岖难行的山径开通为能通车马的“国道”。
梅关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。古道约6尺宽,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,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,两侧山崖树木葱茏,层峦叠翠。今天的梅关古道是一个旅人不多的风景区。走在古道上,踏上那被无数“有名之人,无名之辈”踩踏得光滑如镜的青石,仍能触碰到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从历史深处涓涓流淌的神韵。
梅关古道周边遍布梅花树,故称梅岭。“庚岭寒梅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。梅岭的梅花“微与江南异,花颇似桃而唇红,亦有纯红者。岭上累经增植,白者为多。”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,南枝先开、北枝后放、界限分明。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:“梅花开尽杂花开,过尽行人君不来,不趁青梅尝庚岭寒梅煮酒,要看红雨熟黄梅。”
梅岭古道凿成后,一些文化大师得以经此而南下,梅岭古道因此而形成了一条“文化通道”。北宋以后一千多年中,往来南北的商人,被贬岭南的官员,都要从水路进赣江到漳江,沿着这个驿道翻越到南雄,进入广东。
梅岭南北自古以来多战场,梅关是兵家必争之地,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里留有战迹。近代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两次入赣都是经过梅关。
毛泽东、朱德也曾率红四军攻占梅岭。红军主力长征之后,陈毅、项英从中央苏区突围,在这里建立了游击根据地,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。陈毅写下了《登大庾岭》、《梅岭三章》等诗篇。“此去泉台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阎罗”。慷慨悲歌,激励后人。
沿道可见枝杆挺拔、叶茂如盖、郁郁苍苍的古枫大树。古枫是驿道的历史见证,它蓬勃盎然的生命力,让历代文人留下许多咏叹。元代大司农吕思诚途经梅岭时写道:“西风百里南雄道,绿树丹枫满意看。”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在《秋发庾岭》诗中说:“枫叶沾秋影,凉蝉隐夕晖。梧云初掩霭,花露欲霏微。岭色随行棹,江光满客衣。徘徊今夜月,孤鹊正南飞。”
唐朝时,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历险经梅关古道,到大庾岭南面的广东韶关创建了南宗,成为中国唐朝以后禅宗的主流,南宗的祖庭。为纪念六祖在梅岭的这段险遇,后人在此兴建六祖庙,置“放钵石”,供后人观瞻。
走累了,遇见了这个,嘿嘿,爽!
我也在回味:就是这条山道,成为当时岭南岭北最主要的交通要道,南来北往每天走过不下千人。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,通过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南下,岭南的农耕技术得到了发展,岭南的士子也在中原施展了才华,岭南文化人物不断崛起,岭南不再是让人看不起的荒蛮之地。韶关人张九龄开凿梅关道,是唐代粤北至关重要的交通工程,也是岭南人主动开放门户,加强南北交流的壮举。
历史烟尘已经远去,百里梅香年年飘散。创造故事的人已经流芳千古,讲故事的人也会津津乐道,听故事的人可以似听非听。走过古道的南北过客,还在叙说他们的故事,或精彩、或沉郁,或平淡、或曲折,只要是自己的故事,总会含着一缕梅香。

二、客家南迁一路足迹

出了梅关古道,进入南雄市。南雄珠矶巷,在历史上是广府先裔的栖息地,也是岭南文化的起源地。现在保存的古巷由鹅卵石铺砌而成,南北走向,两旁为古屋和祠堂。巷道曲直有致,古朴清悠。巷内有古楼、古塔、古榕、古桥等古迹。
翻过梅岭走下古道,就可以看得到珠玑巷的炊烟,听得到珠玑巷的鸡犬声。几百年间,珠玑巷从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子,发展成一个上万户的大集镇。从分布范围看,南岭地区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区。客家人先从闽粤赣老聚居地出发,沿南岭向西迁移然后又沿两翼向中国西南、东南亚和海外扩散。
“黄花满地缀珠玑,广府人称是故居”。在广东、香港人心中,珠玑巷是一块神圣的地方。乾隆《南雄府志》说:“广州故家巨族,多由此迁居。”明清纂修的广州府各家谱,记其祖先宋代辗转来自珠玑巷的比比皆是。
追根溯源,南雄珠玑巷由北宋都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移植而来。北宋末年,宋室南渡,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,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,遂以故都的一条巷名称自己的聚居之地。但现在的珠玑巷人已改说客家话,属于客家民系。
前些年,珠玑巷后裔回珠玑巷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,各宗亲会发动宗族后人捐资重建祠堂。岭南建筑的艺术特色也借此得到传承。
岭南大姓梁家新建的祠堂内,精美的瓷板画,表现了先祖梁庚公的功绩。
南雄市西去,就到了始兴县。始兴是纯客家县,还是粤北第一古县。始兴境内的客家人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。国道323线侧旁,有一座东湖坪民俗村文化村。相传东湖坪的曾姓居民均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后裔。
客家人喜欢聚族而居。为抵御外来侵袭,他们建起了高高的围楼。始兴的“永成保障”围楼便是其中的代表。这里始建于清代的九栋十八厅曾氏祠堂、永成堂围楼、藏宝秘图与曾氏银库等都是他们所创基业。这些建筑结构独特,建造坚固,雄浑古朴,凝重厚实,反映着当年客家文化的丰硕和经济富庶。
清代曾家永成保障围楼是五层楼高的围楼,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题写石匾。能得到张之洞的亲笔题字,可见这曾家人必是显贵。房子第一层的墙壁厚度达1.2米,在冷兵器时代,这可是固若金汤的。每一层都有瞭望射击孔,作防守之用。
房内也无甚雕梁画栋,不显奢华,但是却古朴结实,隐隐透出庄重的世家大族之势。奢华毕竟只是富贵的浮皮,骨子里的富贵却是不显山露水,外表的简洁实用,细节的精致到位才更能体现内心的高贵。
东湖坪有的是大、古、奇的建筑物和讲不完的神奇故事。
围楼是长方形,有五层。中间有天井,爬满青苔。天井中有一个水井,据说水井底下压着一块铜钱状的石板。从天井往上看,四边回廊的檐柱越往上便越粗大。曾家人如此设计,可见用心良苦,是希望子孙世代,一代胜似一代。
时代的变迁,不会随着曾家人的愿望。
围楼总算保留下来了,曾家后代留住了一点家业,而我看到了一段客家人的迁徙历史,一处山野之间的建筑文化。

三、红色丹霞山水客厅

从南雄向西进入广东韶关。
韶关被誉为“岭南名郡”,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、马坝人的故乡、禅宗文化的祖庭、一代名相张九龄的故乡,南雄珠玑古巷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和广府故里。韶关据南岭五岭之口,商品流通承南启北,唐宋时期就是岭南商业重镇。如今京广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穿越而过。
广东韶关境内的丹霞山,是世界自然遗产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国家地质公园。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。
红色丹霞,山水客厅。攀到高处,南国的热情扑面而来的,只是需要一点体力。
距今1.4亿年至7000万年间,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,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,四周山地强烈隆起,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,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;距今7000万年以后,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。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,也就是丹霞山景区。
丹霞,从地理学上认识,可简单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。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,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,是巨厚红色砂、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。
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、美国西部、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,以我国分布最广,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,发育最典型、类型最齐全、形态最丰富、风景最优美。
丹霞山风景区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,整体呈现一种红层峰林式结构,有大小石峰、石堡、石墙、石柱、石桥680多座,主峰巴寨海拔618米。大多山峰在300-500米之间。
长老峰下,幽谷深处,这丹霞山的标志性景点,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据说东洋岛国人很喜欢这个景象,特意跨海过来“参拜”。丹霞山以山石造型奇特而著称。其山峰四壁由赤壁丹崖构成,造型各异、拟人拟物、拟兽拟禽的造型地貌,构成其最基本的景观层次。
丹霞山遍布雄、险、奇、秀、幽之境。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在咏叹丹霞山水时,留下众多诗文题刻,就是从其山水中抽象、升华出来的意境之美。
“色如渥丹,灿若明霞”,丹霞景观以赤壁丹崖为特色,又与蜿蜒流淌的一江碧水相映衬,好一幅丹青山水画!
舜帝南巡曾在丹霞登山奏乐,命三十六石,此后历代文人僧侣纷至,香火大盛。隋唐以来成为岭南风景名山和佛教胜地,留下众多诗文,游记,碑刻与摩崖。
丹霞盆地西南缘还有著名的马坝人(尼尔德特人)头骨化石遗迹,是研究早期智人的重要线索。同时在狮子岩的石峡文化遗址,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。
丹霞山表现为峰林结构,其山石高下参差、疏密相生,群峰林立,组合有序,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。尤其是在晨昏霞光背景下,山群更富有结构美感。
锦江似一条玉带自北而南穿行于丹霞山群峰之中,泛舟其上,见沿岸赤壁临江,朱碧辉映,翠竹夹岸,秀色可餐。相传人类始祖女娲在这里取水造人即成,在锦江采五色石补天而就,并卧于江畔,脱身成石。
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,加上藻类生长,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或暗褐色,干燥的红崖上藻类更是五颜六色,在蓝天、白云、碧水、绿树的衬映之下,和谐中产生对比,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。
丹霞山之秀,主要秀在锦江。一江碧绿的玉液,出自万顷林海,在丹霞山群中迂回南流。锦江两边,翠竹夹岸,树木婆娑;近石倒映,远山逶迤,富有岭南风情的山村田园风光掩映其间。
曾看到过《天地丹霞》文化主题演出。这是一台融入韶乐、禅宗、客家文化、瑶族文化等元素的晚会,很受震动。记得两段歌词:“江山多娇千叠山万重水,唯独你霞光点点是我的知己红颜。万古青山不老红颜,就这样相依相恋,永永远远不老红颜。万古青山就这样有情有爱,万古千年。”大山里的人们,对这座大山的文化内涵解读得这样深情和通透。

四、才赏暖稻又观冷草

韶关向西,进入粤西北连州山区。
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欧家村,位于“岭南屋脊”的连山最高峰大雾山脚下。欧家梯田是广东最大原生梯田。总面积一千多亩,曲线优美,气势磅礴。金秋时节,稻田金黄耀眼,农舍清丽明净。
上上下下走走,胜似闲庭信步。
欧家梯田沿山层叠,随着季节的转换,呈现不同景观。春天水光片片,夏天禾苗叠翠,秋天稻浪涌金,是旅游观光、体验农家生活、摄影的好地方。
左左右右转转,移步换景构图不同。
远远近近望望,梯田稻浪层层叠叠。
前前后后拍拍,远山近村空间开阔。
高高低低坐坐,山间清风沁人心脾。
村口屋前聊聊,感受农家丰收喜悦。
一个下午的闲散,沐了山风、闻了稻香;亮了眼睛、洗了心扉。
才下暖稻田,又上冷草甸。
南岭山脉中段北侧,粤西北、湖南永州、广西贺州交界处的云冰山。虽然海拔不高,但这里是南北气流汇集的风口,冷暖空气也在这里交汇。山中云蒸雾漫、云海漂浮。高山、草甸、云海、草原,冰雪,一年四季仪态万千。
这里一年四季,风景如画:云海奇观、千年苔藓,竹林溪谷、高山杜鹃、日出日落,星空璀璨,冬季冰挂雪景,美不胜收。我们遇上大雾,放眼十步外,景色有无中。
一团团苍翠的千年苔藓,像突起的“小山丘”连绵不断呈波浪状分布在山坡上。当苔藓干旱枯黄时,遇水吸收后不到1分钟就变为一簇簇饱满晶莹、充满生机的“绿精灵”。云冰山的苔藓现在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。
缩小版的雨林景观,有雨、有雾、有大风;又疑似原始丛林,生态丰富、卧虎藏龙。
云冰山的高山杜鹃开花时美的让人心醉。现在已经过了结果实的时节,正在休养生息,以待来年的灿烂。
三省交汇处的山中偷得一宵清净,晨雾起时散步苍松翠竹之间,顿觉禅意绵绵。

五、岭下瑶寨多姿多彩

回头向南,抵达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油岭瑶寨。
南岭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区。如今广东有乳源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;广西省有富川瑶族自治县、金秀瑶族自治县;湖南有江华瑶族自治县……瑶族自治乡更是星罗棋布,以至于广西境内南岭的一条余脉都叫大瑶山
瑶族是古代东方“九黎”中的一支,因其起源传说、生产方式、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,有30余种不同的称呼。
在崇山峻岭之中,瑶民在有水源的地方造出层层梯田,形成了连南独特绮丽的高山田园风光。
瑶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徙,秦汉时瑶族先民以长沙、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。南北朝时部分瑶族人以衡阳、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。隋唐时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大部、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。所谓“南岭无山不有瑶”的俗语,道出了当时瑶民山居的特点。
到了宋代,瑶族已有一定数量向两广北部深入。元代迫于战争的压力,瑶族大量南迁,不断地深入两广腹地。明代时,两广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区。明中叶以后,部分瑶族由广西、云南进入越南、老挝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,成为他国居民。
我们这次从长沙到粤北,一路高速公路,无法体验当年瑶民迁徙的艰辛。
连南县境内北向西南走向连绵起伏着数百座山峰,属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余脉,方圆百余里,逶迤纵横,气势磅礴,雄伟壮观。
定居这里的瑶民来自湖南湘江、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。约在隋唐时期,他们祖先经辰州、道州等地,迁徙到连南山区结寨定居。
拾阶而上到这个位置,虽然费点脚力,但眼界大开。瑶族是个山居民族,村落大多位于海拔一千米左右,依山建房,排排相叠,形成山寨,叫作“瑶排”,这里的瑶人也被称呼为“排瑶”。油岭瑶寨是一座古老而有特色的瑶寨,始建于唐,扩建于宋,鼎盛于明清,周围山势险要、溪水奔流、群峰迭嶂。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,古屋一律青砖砌墙,黑瓦盖顶,造型独特,蔚为壮观。
油岭瑶寨民风淳朴,遇见老乡,会热情招呼你一声“伙计”。那是瑶家人对“朋友”的友好称呼。
油岭瑶寨拥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:瑶族耍歌堂和瑶族长鼓舞。这里被国家文化部授予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称号。如今大山里的瑶家人,也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外面的世界。
瑶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,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。五彩斑斓、古朴多姿的服饰,是其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。早在汉代,就有记载他们的先民“好色衣裳”和“衣裳斑斓”。千百年来,尽管瑶族处于迁徙、游耕状态,但服饰仍然款式繁多、色彩夺目、图案古朴、工艺精美。以前一直以为,世代艰苦山居的瑶民生活色彩单调。这次见识了他们多彩的服饰,颠覆了我之前的成见。
排瑶男女老少都留长头发、盘结头上成圆锥形。披戴头帕的女性表示已结婚,未婚姑娘是不罩头帕的。不论男女,都穿无领无扣开胸的枇杷襟衣,用一丈多长的腰带缠于肚脐。
女人的绣花瑶袋、高脚太阳伞、钩咀柴镰是三件宝。
他们生活在深山,经常爬山越岭,披棘斩荆,裹头巾可防芒叶、荆棘刺伤头颅;下穿短至膝盖的宽如水桶的“水桶裤”,膝下打脚绑,便于在崎岖路上行走,防止毒蛇、山蚂蝗和山上流石袭击。过去他们都穿插草鞋或布鞋,现在多数人穿胶鞋、解放鞋。瑶家妇女会绣花,而不会做鞋,大概祖辈都没有做鞋的习惯。
排瑶的服饰用当地特制的粗纱棉布,染上蓝靛色、咖啡色、棕黑色等。布质坚实耐用,衣边贴上绣花或白布边,显得美观、纯朴、独具瑶家风采。
男人戴着红盘头巾,把头顶缠成个大磨盘似的,放下来有一丈多长。有时插上鸡尾,宝剑似的显得很威武,据说能驱鬼辟邪。
眼前此景让我相信,这里的瑶民不仅拥有文化遗产,也正在走进安康的现实生活。
下了油岭瑶寨,走许广高速,经清远市南下广州。

本游记著作权归@风中牛铃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!